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女子东京大学坠亡友人发声如暴雨倾盆

更新时间: 2025-08-10 01:34:37

窗外雨帘如织,东京大学综合研究栋前的山茶花被雨水打得七零八落。警方在湿滑的台阶上拉起警戒线时,我注意到那只被遗落在雨中的红色帆布鞋——鞋带散开着,像句没说完的话。

三岛由纪夫曾在《金阁寺》里写:"美的事物总是自带毁灭的倾向。"这句话突然从记忆深处浮现时,我正在翻看小早川绫子生前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镜头里是黄昏时分的安田讲堂,夕照把哥特式尖顶染成危险的橘红色,她却在照片边缘留下半张模糊的侧脸,睫毛投下的阴影里藏着某种决绝的预兆。

法医课的上岛教授把玩着镀金钢笔告诉我们:"坠落伤最特别的地方,是体内损伤往往比外表更触目惊心。"这句话意外解开了绫子手机备忘录的谜题——那些看似零散的俳句里反复出现的"金鱼藻",原来是她对胸腔淤血的隐喻。最末那条发布于凌晨三点的记录,写着"雨滴在成为雨滴前/已经坠落了一万次"。

文学院走廊的玻璃展柜中,绫子的《论太宰治晚期作品中的水体意象》还保持着学术节特等奖的展示姿态。但鲜少有人注意论文尾注里,她用铅笔写下的《人间失格》批注:"叶藏选择沉入玉川上水,不是为追随谁,而是终于听见了二十年来体内涨潮的声音。"

她的中学同学佐藤在追思会上带来一盒受潮的录音带。1998年台风登陆长崎那晚,14岁的绫子用随身听录下海浪吞没防波堤的声响。我们听见磁带里少女带着笑意的惊呼突然转为漫长的沉默,随后是画外音般的低语:"原来毁灭的声音,和妈妈撕碎和服裁片时一模一样。"

心理学部的野原教授指出,从绫子最后的活动轨迹来看,她很可能在生命最后时刻改变了主意——向左转是紧急楼梯,向右转是开放式走廊。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她总说讨厌谷崎润一郎《春琴抄》的结局:"为什么非要刺瞎双眼呢?明明闭上眼就能看见更真实的世界。"

昨夜暴雨再度侵袭本乡校区时,我在法学部资料室发现了绫子借阅过的《日本自杀考》。书签夹在"飞降"(飛び降り)章节,页边有用指甲划出的痕迹。江户时代的女子选择从清水舞台跃下前,会仔细叠好沾露草的紫色和服。这种近乎仪式感的准备,在当代化作了绫子电脑里那份未完成的《东京都水域生态报告》——她标注的最后一个采样点,恰是当年太宰治与山崎富荣相拥入水的獭之渊。

工学院那位总在清晨喂养校园猫的老园丁告诉我,事发当日看见绫子长久凝视着潮湿的砖墙。那里有株倔强的延命菊正从裂缝中探出头,花瓣上停着只被雨水打湿翅膀的琉璃灰蝶。"姑娘伸手的样子,"老人比划着,"像是在测量蝴蝶与深渊之间的距离。"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