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百果园董事长谈水果贵恰逢旱灾减产

更新时间: 2025-08-10 05:21:02

入夏以来,不少消费者发现常买的水果价格悄悄涨了。走进连锁水果店,原本十几元一斤的荔枝标价翻了一番,就连应季的西瓜也比往年贵了两三成。这种变化背后,是今年异常天气对水果产业链的深远影响。

华南地区某大型水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透露,今年春季持续干旱导致花期缩短,坐果率普遍下降三成左右。"荔枝树开花时正赶上旱情最严重的时候,很多花苞没等到授粉就干枯脱落了。"他指着果园里稀稀落落的果实说。这种情况在龙眼、芒果等热带水果产区同样存在,部分果园甚至出现整片绝收。

运输环节也在推高成本。某物流公司调度员算了一笔账:去年从海南到北京的冷链车运费是9000元,今年柴油价格上调后涨到1.2万元,再加上高速公路绿色通道政策收紧,每车水果的运输成本增加了近四成。更麻烦的是,由于货源减少,经常要等两三天才能凑满一车货,冷库仓储费用又成了额外负担。

在消费端,这种变化被放大得更加明显。社区水果店主张女士发现,以前每天能卖五六箱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现在进货价就涨了60%,她只好将零售价从15.8元/斤调到25元。"老顾客都说吃不起,但我们也只能保本卖。"她无奈地展示着冷柜里所剩无几的高价水果。

不过也有另辟蹊径的案例。杭州某生鲜超市尝试用"水果盲盒"消化品相欠佳但口感达标的产品,将芒果、山竹等组合销售,价格比正价商品低30%,意外受到年轻群体欢迎。这种创新或许为行业提供了新思路——在品质与价格的平衡木上,消费者正在用新的方式投票。

中国农科院专家指出,这种波动折射出我国水果产业抗风险能力的短板。相比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防灾投入明显不足,当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时,单纯依靠价格调节可能会加剧市场波动。如何在产销两端建立更稳定的协同机制,将成为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