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学生票争议持续 12306回应时北风呼啸

更新时间: 2025-08-13 00:48:41

冬日清晨,北京西站的人群中夹杂着此起彼伏的咳嗽声。电子屏上滚动着g字头列车的信息,检票口前几个拖着行李箱的大学生正反复刷新手机页面,屏幕荧光映出他们眉间的褶皱。

这种场景最近在全国各大车站并不鲜见。据不完全统计,春运前夕涉及学生票的咨询量同比上涨37%,其中"区间变更""资质核验"等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一位来自沈阳的工科生向我们展示了他手机里保存的截图:原本灰色的"修改乘车区间"按钮突然在某天变成了可操作状态,但点击后却弹出"系统繁忙"的提示窗。

这种技术层面的矛盾折射出更深层的制度性困境。目前我国学生票政策仍沿用2007年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其中"家庭居住地与院校所在地不在同一城市"的硬性规定,与当下弹性学制、跨校区办学等新型教育模式产生明显错位。南京某高校教务处老师透露,他们每年要为近两成学生开具"家庭住址与校区不符"的情况说明。

面对舆论关切,铁路客服给出的标准化回复中,"严格核验""防范倒卖"等表述出现频次达82%。但北京交通大学运输学院专家指出,现有的人脸识别+学生证双认证模式,实际上增加了合规旅客的办事成本。数据显示,2023年因资质核验不通过而补全价票的学生中,有64%属于材料齐全但系统误判的情况。

在哈尔滨开往广州的z235次列车上,我们遇到正用笔记本电脑修改论文的小林。他所在的实验班实行"三学期制",这次离校是为了赴深圳参加校企联合课题。"学生证注册页盖了六个公章,"他苦笑着掏出证件,"但购票系统只认第一个学期的注册章。"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已开始尝试与铁路部门数据对接。成都某"双一流"高校通过校园app直接推送学生学籍信息,使购票验证流程缩短至15秒。这种点对点的数据共享模式,或许能为政策调整提供新思路。

当列车驶过武汉长江大桥时,窗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车厢连接处,几个大学生正靠着行李箱讨论春节实习安排,他们手中的车票在顶灯照射下泛着淡蓝色的光泽。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