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厦门4名假和尚假尼姑被判刑

更新时间: 2025-08-13 04:24:18

近日,一起冒充宗教人士行骗的案件在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宣判。四名被告因假冒僧尼身份招摇撞骗,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至两年不等,并处罚金。这起案件再次引发公众对宗教场所管理及社会诚信问题的关注。

据了解,该犯罪团伙自2022年初开始活动,成员分工明确。他们购置仿制僧袍、佛珠等道具,在厦门各大景区及人流密集处,以"化缘""建庙"等名义向游客索要钱财。其中两名女性成员甚至剃发伪装比丘尼,专门针对中老年女性群体实施诈骗。

办案民警透露,该团伙的诈骗手段具有较强迷惑性。他们会先以"免费看相"为由搭讪路人,随后谎称对方"有灾祸",需"破财消灾"。为增强可信度,嫌疑人还伪造了所谓的"开光法器"和"功德簿"。经查证,半年内涉案金额高达12万余元。

庭审过程中,主审法官指出,被告人的行为不仅触犯刑法,更严重损害了宗教界的公信力。判决书特别强调,我国《宗教事务条例》明确规定,宗教教职人员必须经宗教团体认定并报政府部门备案,任何假冒宗教人士进行敛财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宗教研究专家表示,此类案件反映出三个深层次问题:一是部分民众对宗教常识缺乏了解,二是景区管理存在盲区,三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建议通过社区宣传、景区巡查等多渠道防范类似骗局。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审理期间,法院与当地佛教协会建立了协作机制。佛教协会派出专业人士协助鉴别宗教用品真伪,为案件侦破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这种司法与宗教团体协作的模式,或将成为今后处理同类案件的参考范例。

目前,厦门市宗教局已启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核查各宗教活动场所人员备案情况。同时,文旅部门在鼓浪屿、南普陀等热门景点增设了多语种警示牌,提醒游客警惕假冒僧尼行骗。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