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雨天厦门假和尚判刑事件警示世人

更新时间: 2025-08-13 06:44:17

潮湿的海风裹挟着闽南特有的咸腥味,厦门思明区法院的青铜门把手在梅雨季里泛着冷光。三年前那场轰动全城的"袈裟骗局"终于落下帷幕,被告席上褪色的僧袍与审判长法槌的闷响,构成一幅荒诞的法治寓言。

这个自称"云游高僧"的中年男人,曾在中山路步行街用开光法器兜售平安符。监控录像里,他手腕上的浪琴表在诵经时从袖口滑出,而跪拜的退休教师林阿姨始终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直到警方在曾厝垵民宿搜出伪造的戒牒和pos机刷卡记录,这场持续11个月的骗局才被揭穿。

值得玩味的是受害者画像。民政局数据显示,87%受骗者是子女在外工作的空巢老人,他们平均向假和尚支付了相当于三个月退休金的钱财。"师父说替我女儿消灾,我哪敢不信啊?"林阿姨的哭诉道破了当代社会的情感软肋——当亲情陪伴成为奢侈品,玄学安慰便成了替代品。

鹭岛佛教协会的释法师指出真和尚三大特征:不主动化缘、不推销法器、不承诺消灾。但比识别骗术更根本的,或许是重建社区互助网络。厦港街道的"银龄守护"计划值得借鉴,他们培训退休教师担任反诈宣传员,用闽南语快板拆解骗局,效果远超生硬的普法讲座。

这场闹剧终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告终,但审判长当庭宣读的"利用善良信仰牟利将加重处罚"的司法解释,或许比判决本身更具深意。当雨幕中的南普陀寺传来晨钟时,我们该思考的不仅是防骗技巧,更是如何让孤独的心灵找到真正的精神皈依。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