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短剧基地狂飙发展 横店连日阴雨难阻热情

更新时间: 2025-08-13 08:00:17

淅淅沥沥的雨点打在青石板路上,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的飞檐翘角在雨幕中显得格外朦胧。但令人意外的是,往常最怕雨水耽误拍摄的剧组们,此刻却呈现出反常的忙碌景象——十几个不同规模的摄制组正在廊檐下、亭台间见缝插针地调整机位,场记板上早已凝结的水珠随着清脆的打板声四溅开来。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源于近期短剧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在某个正在拍摄民国题材短剧的剧组里,执行导演小李边擦拭镜头上的水雾边说:"我们这部每集2分钟的竖屏剧,平台要求三天必须交成片。现在连下雨天都要抢拍内景戏,后期团队直接在房车里同步剪辑。"他身后,两名服装师正用吹风机抢救被雨水打湿的旗袍,蒸腾的水汽里混着化妆师给演员补妆的散粉。

影视城管理处的数据印证了这种变化:今年第二季度,横店接待的短剧剧组同比增长240%,其中70%是首次入驻的新团队。这些剧组普遍呈现"三快"特征——筹备快(平均5天建组)、拍摄快(3天完成10集)、回款快(平台周结制度)。一位负责场地调度的老员工指着电子排期表苦笑:"现在预约摄影棚得像抢演唱会门票,凌晨系统一放号就秒光。"

在景区外围的民宿区,悄然兴起了配套服务产业链。某家打印店老板新增了"紧急剧本打印"业务,经常凌晨三点还能听见店内复印机运转的声音;隔壁小吃摊主琢磨出"剧组盒饭30秒快取"模式,把保温箱改装成回转寿司式的传送带;就连当地快递站点都专门开辟了"成片硬盘特快专递"服务,每天傍晚准时发往各大视频平台总部。

这种狂热背后也藏着隐忧。资深制片人王敏在探班时发现,有些年轻导演为赶进度,连基本的镜头轴线规律都顾不上了。"上周有个组拍吃饭戏,剪辑出来才发现筷子突然从右手跳到了左手。"她担忧这种"快餐式"创作会透支行业口碑。但资本的热钱仍在源源不断涌入,某平台负责人透露,他们单月就要评估近200个短剧项目,"往往看10分钟样片就决定投不投"。

雨势渐小的傍晚,明清宫苑的积水倒映着陆续亮起的宫灯。几个刚收工的场务小哥蹲在道具箱上扒盒饭,讨论着明天要去哪个剧组"赶场"。他们不知道的是,三公里外的高铁站,又有一批带着拍摄设备的年轻人正走出闸机,行李箱上贴着各色平台的logo贴纸。这座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小镇,正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短剧浪潮中,书写着全新的生存法则。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