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防空洞避暑火爆与持续高温预警相关

更新时间: 2025-08-17 01:22:55

七月的午后,地面温度计指向42℃,老城区一处不起眼的入口却排起了长队。人们手持蒲扇,拎着保温杯,顺着台阶鱼贯而下——这不是什么网红打卡点,而是尘封多年的战备防空洞。管理员老周说,最近半个月,每天都有近千人涌进来"蹭凉"。

这种景象正在全国二十多个城市同步上演。重庆某防空洞纳凉点甚至出现了"下午茶社交",退休教师王阿姨和她的舞伴们每天准时带着象棋和毛线活报到。在南京,某处防空洞里飘着咖啡香,年轻人们对着笔记本电脑工作,头顶的除湿机嗡嗡作响,竟成了独特的白噪音。

气象数据显示,这个夏天已经刷新了六十年来持续高温的纪录。城市建筑专家李教授指出:"混凝土结构的防空洞就像天然保温瓶,夏季恒温基本维持在22-26℃之间。"但这份"清凉福利"背后,是城市规划中耐人寻味的时代印记——上世纪七十年代建造的这些防空设施,如今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参与城市生活。

防空洞的火爆也催生了新现象。在成都,某社区将防空洞改造成"怀旧影院",放映《地道战》等老电影;杭州则有文创团队策划了"地下艺术季",在防空洞墙壁上投影水波纹灯光秀。这些自发形成的避暑文化,让原本功能单一的空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不过,突如其来的"防空洞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部分老旧的通风系统难以应对密集人流,个别纳凉点出现争抢座位的纠纷。更值得思考的是,当越来越多的市民依赖这种应急设施避暑,是否该重新审视城市公共空间的温度调节功能?

黄昏时分,防空洞里飘起饭菜香。有人支起折叠桌,几个家庭凑成临时饭局。孩子们在通道里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撞在斑驳的混凝土墙壁上,回荡出这个夏天最特别的记忆。或许在不远的未来,这些深埋地下的空间,会以更常态化的方式融入城市肌理,成为高温时代独特的避暑地标。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