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上海股市沙龙回暖遇梅雨天气仍火爆

更新时间: 2025-08-18 09:09:41

午后三点的衡山路咖啡馆,窗外的雨帘模糊了梧桐轮廓。西装革履的老周摘下眼镜擦拭水雾,桌面上摊开的平板电脑正显示着上证指数分时图,周围五六个投资人盯着k线交头接耳,服务员续杯时瞥见他们茶杯下压着的手写笔记,密密麻麻记着"半导体库存周期""新能源车渗透率"等关键词。

这种场景近期在申城并不鲜见。尽管黄梅天的雨水让外滩观光平台游客稀疏,但分散在城市各处的投资交流活动却反常活跃。陆家嘴某证券营业部的理财沙龙原定30人规模,最终过道里加放的折叠椅都不够用;而静安寺商圈共享会议室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闭门讨论甚至出现券商分析师与散户抢话筒的场面。

从业二十年的私募经理吴伟发现,当前沙龙热与2015年有明显不同:"当年大妈们问的都是能不能追涨停,现在退休教师都在研究fomc会议纪要对汇率的影响。"他注意到最近三场活动里,关于美联储缩表节奏的讨论时长超过了个股推荐环节。

线下交流复苏的背后,藏着资金流动的新动向。某头部券商数据显示,其上海地区两融余额在6月雨季环比增长12%,远超其他气候干燥的一线城市。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增账户中有38%持有人同时报名了基础财务分析课程,这个比例较去年同期翻倍。

在南京西路经营茶室的李老板,周三下午固定把包间改为"宏观策略研讨角"。他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雨天来的客人停留时间比晴天多47分钟,且续点单率更高。"最近他不得不把普洱茶的备货量提高两成,因为越来越多参与者拒绝速溶咖啡,"说品茶时讨论财报更清醒"。

不过这种热潮也暗藏分野。某高校金融系教授在参加完系列活动后发现,真正持续跟踪行业的投资者开始组建细分领域研讨小组,比如专攻医疗器械集采政策的微信群,成员们会带着国家医保局最新文件到现场逐条解读。而跟风而来的新手,往往在第三次沙龙后就消失于雨中。

虹桥基金小镇的周末讲堂上,组织者悄悄调整了签到方式——不再扫码进场,改为纸质签到表。"我们发现认真做笔记的人,笔迹压力曲线和投资收益正相关。"负责人指着上周的签到表说,"那些龙飞凤舞签完名就刷手机的,多半撑不过三个季度。"

潮湿空气里弥漫的不仅是雨水的土腥味,还有金钱流动的特殊气息。当外卖骑手冒雨送来第十份券商研报时,咖啡馆老板终于明白,为什么最近窗边座位总是被特意要求预留——那里最适合同时观察盘面走势和梧桐叶间隙漏下的天光。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