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今日热点

高温暴雨双预警下3600万闲置车站引全民热议

更新时间: 2025-08-18 12:42:12

近日,一则关于某地耗资数亿元打造的交通枢纽沦为"蚊子车站"的新闻引发广泛讨论。这座设计容量日均10万人次的车站,在投入使用三年后,日均客流量不足百人,空旷的候车大厅里回荡着工作人员的脚步声。

这座车站的建设初衷本是打通区域交通脉络。当地政府曾规划在此处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住宅区,车站作为配套工程率先上马。然而随着产业政策调整和城市规划变更,原定的开发项目相继搁浅,导致车站成了"早产儿"。站前广场上杂草丛生,自动售票机屏幕积满灰尘,安检设备尚未拆封就被闲置。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现象并非个例。在某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座高铁站因选址距离城区过远,被网友戏称为"牧羊人专列"。当地牧民倒是发现了新用途——在空旷的站台上晾晒奶酪。而在东部某省份,两座直线距离仅20公里的高铁站,因地方博弈而重复建设,如今都面临运力闲置的窘境。

这种现象背后折射出多重问题。部分地方政府在政绩驱动下,存在"重建设轻运营"的倾向。某高校城市规划教授指出:"有些项目论证时过分乐观,把可行性研究做成了'可批性研究'。"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浪费往往会转嫁为债务负担。审计报告显示,某省交通类平台公司负债中,有近三成来自使用率不足50%的基础设施项目。

面对这种情况,浙江某市探索出"站城融合"的新模式。他们将闲置车站改造成文创集市,引入特色书店和工匠工作室,使交通枢纽变身城市客厅。西南某县则把空置站房改造成农特产展销中心,既盘活了资产,又助力乡村振兴。这些尝试为类似困境提供了破局思路。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避免基础设施"建而不用"的浪费,需要建立更科学的决策机制。既要做好超前规划,又要量力而行;既要考虑建设成本,更要评估运营效益。毕竟,真正利民惠民的工程,不该是摆在图纸上的盆景,而应是流淌着城市活力的血脉。

标签:

查看其它地区天天气预报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会在48小时内给与处理!

电话:13728689903
邮箱:13728689903@163.com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25 https://tq.7gw.net

湘ICP备2023022152号-1